本是和睦邻里,却因债务纠纷而形同陌路,甚至背井离乡避而不见对方,以求暂时的安宁。然而,躲终究不是办法,正确的面对,合理的解决纠纷才是邻里相处的和谐之道。
2012年9月12日获悉,延津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巧用调解艺术,化解了一起邻里间多年的债务纠纷。
张华、张俊两家是祖辈都生活在延津县某村的村民,两家宅基地毗邻,邻里关系世代和睦。几年前,张俊投资一家小店经营,因资金周转不开,便向张华家借用了八万元钱,并承诺周转开了马上就还钱。然而,天不遂人愿,张俊的生意失败,无力偿还这笔借款。为此,两家世代友好的家庭还对簿公堂,法院审理后判决张俊依法归还张华八万元钱。判决生效后,张俊不仅没有归还,而是举家搬迁,离开了这个祖辈们一直居住的地方,便杳无音讯。张华无奈之下,向延津法院执行局申请执行,希望通过法院解决这一多年的债务纠纷。
延津法院执行局接到此案后,首先详细了解了当事人的关系。当了解到双方是世代友好的邻里,而张俊一家为此竟举家逃离,这不仅不利于张俊家人的生活,也不利于维护这个小村的和谐宁静。执行法官决定要全力以赴化解这一纠纷。
执行法官通过多方走访,终于打听到了张俊一家人的下落,并及时与其取得联系。起初,张俊一家得知执行法官为了执行债务而联系他们后,态度十分坚硬,以没有钱为由,拒绝和法官详说。执行法官并没有因此灰心,而是轮番说教,最终,张俊一家耐不住执行法官耐心细致地谈话,终于明白了执行法官的良苦用心,事情总是要解决的,这样逃离家乡只能是暂时的躲避,而不能解决问题。更何况考虑到两家世代友好的关系,及张华在他困难时给予的帮助,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便在执行法官的帮助下,及时回到家乡。为了防止两家人见面矛盾升级,执行法官特意请来两家的共同好友缓和气氛。
远亲不如近邻,尤其是这样世代同村的近邻。在执行法官的努力调和下,张俊深深的认识到自己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行为给张华一家造成的困难,其举家搬离的行为更是深深伤害了邻居一家人的爱心,为此张俊向张华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歉意。张华心里的那堵委屈墙也瞬时瓦解。执行法官见双方念及旧情,便乘势出击,主动调解,让双方互相体谅。张俊生意失败不是主观故意的,给他自己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张华一家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所以,希望双方互相体谅困难,共同渡过难关。
最终,在执行法官的调解下,张华主动放弃了三万元的债权,称愿意帮助张俊渡过这一困难。张俊也因此感激不尽,遂在自己兄妹的帮助下,凑齐了五万元钱当天还给了张华。至此,这一困扰双方多年的债务纠纷得以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