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法院:小法庭“大”能量 绘就基层新“枫”景

发布时间:2025-09-08 09:36:26


    长垣市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融入基层、贴近一线的优势,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全程调解、庭所联动、流程闭环”三维联动解纷模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实质性化解,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全程调解织防线

    我根本就没借过这么多钱!”庭审刚一开始,被告张某某情绪就激动起来,一口否认90万元借款事实。一起借贷纠纷案,让昔日好友李某某与张某某对薄法庭。

    李某某与张某某一起做生意多年,从2009年起,张某某陆续向李某某借款。基于朋友关系,双方从没有打过借条。2025年初,李某某找到张某某要求还款共90万元,张某某坚决否认,拒不还款,李某某便将其起诉到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胡新莉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到双方借款时间长,再者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具体欠款数额,仅从李某某提供的几段录音很难断定。

    承办法官胡新莉决定开庭审理,法庭上双方围绕90万元借款数额争执比较激烈。庭审结束后,胡新莉又重新梳理案情,认为双方做生意多年,生意不在感情在,具有一定的调解基础。

    于是,胡新莉采用“背对背”的方式进行调解,既向张某某释明失信惩戒后果,又引导李某某回忆友情、理解张某某目前生活困境。经过多次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调解书送达后,承办法官继续跟进答疑,详细讲解履行注意事项,双方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近年来,长垣法院从“庭前、庭后、判前、执前提醒”四个环节入手,接续发力、层层调解。2025年上半年,长垣法院共调解成功民事案件2051件。7个法庭人均结案370.2件,恼里、魏庄、方里三个法庭调解率均超58%,服判息诉率等质量指标保持在全市法院前列。

    庭所联动激活力

    一场因“模仿”引发的餐饮行业网络名誉纠纷,在蒲西法庭与司法所的联合调解下,这场在抖音平台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的纠纷,仅用几天便从源头得到实质性化解。

    2025年2月,赵某应聘至王某经营的餐饮店工作,几天便离职。不久,王某发现赵某开了一家餐饮店,所售商品与自己店内高度相似。王某便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散布赵某“模仿”自己的商品。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使赵某店铺声誉严重受损。赵某到王某店中直播“对峙”,双方争执不下,赵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删除视频、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案件受理后,蒲西法庭法官经研判认为,该案虽标的额不大,但涉及网络名誉侵权,若处理不当,会对双方经营环境造成更大伤害。法庭迅速启动“庭所联调”机制,与司法所联手调解。法官从法律层面阐释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与法律责任,调解员则从情理角度出发,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王某同意删除视频,在抖音和朋友圈公开道歉,并为赵某恢复名誉、赔偿损失;赵某也表示谅解,不再追究其他责任。

    近年来,长垣法院与司法局、各乡镇(街道)构建“双向赋能”基层治理格局,注重通过司法实践反哺基层治理。在此基础上,所辖法庭分别与各乡镇司法所建立“庭所联动”机制,形成“司法融入治理、治理反哺司法”的双向赋能路径。2023年以来,长垣法院通过“庭所联调”机制就地化解各类纠纷2300余件。

    流程闭环提效能

    长垣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村民吕某,因土地经营权租赁发生纠纷,双方因租金支付问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打起了官司。

    恼里法庭受理案件后,感到案情并不复杂,便组织双方进行先行调解,承办法官劝解双方顾及乡里乡亲的感情,在保证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实现和平解决纠纷。但双方各不让步,一度使调解搁浅。

    案件随即转入庭审程序,法庭依法对当事人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判决作出后,原告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不服,要进行上诉。法官围绕判决依据的法律条文和事实逻辑,耐心开展判后疏导,让双方都对判决结果心服口服。双方均未上诉,真正实现了胜败皆服、案结事了。

    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是长垣法院实质性化解纠纷的一个范例。该院创新推出“家门口诉讼”模式,在7个人民法庭同步设立诉讼服务中心,集成“调立审执”功能,形成流程闭环。同时,该院还探索建立判后答疑工作机制,把定分止争做深做细做实,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温度。

责任编辑:w    


 

 

关闭窗口